

1981年,我國“洛陽浮法玻璃工藝”誕生,成為世界三大浮法工藝之一,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但特種玻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。
自1989年以來,我國平板玻璃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。2017年,我國平板玻璃產量8.9億重量箱,其中浮法玻璃生產企業90余家,浮法生產線總計325條,浮法玻璃產能達11.87億重量箱。2000-2017年,全國平板玻璃年產量增長4.57倍。
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集成工作全面開展,平板玻璃加工率由25%增至45%以上,已形成品種繁多、功能齊全的深加工玻璃體系。2015年,前十家企業平板玻璃產能占全國產能約48.92%,平板玻璃綜合能耗為13.20kgce/重量箱,浮法玻璃綜合能耗為12.11kgce/重量箱。
我國平板玻璃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,一是產能過剩、利用率為63.81%;二是優質浮法玻璃僅占當年平板玻璃產量的31.03%;三是規模前十的企業產能集中度不足50%。
我國相繼開發出超?。?.15~1.1mm)、超厚(15~25mm)、Low-E玻璃、TCO玻璃、超白壓延玻璃、超白浮法玻璃、節能玻璃、TFT-LCD玻璃基板等特種玻璃新品種,并實現了余熱發電、煙氣治理及全氧燃燒等技術的廣泛應用,“走出去”的企業越來越多。
我國玻璃用硅質原料資源非常豐富,主要有石英巖、石英砂巖、石英砂和脈石英。2015年年底,我國玻璃用硅質原料礦區數為648個,儲量為12.99億噸、基礎儲量為19.9億噸、資源量為59.08億噸、查明資源儲量為78.97億噸。其中,石英巖礦區為203個,石英砂礦區為116,石英砂巖礦區為147個,脈石英礦區為182個。
我國玻璃用硅質原料資源特點,一是資源豐富,但分布不均衡,平板玻璃工業相對發達的華東、華北資源總量并不大;二是資源以石英巖(31.47億噸,占53.27%)、石英砂(21.47億噸,占36.35%)及石英砂巖(5.48億噸,占9.28%)的儲量為主,脈石英(0.65億噸,占1.10%)較少,水晶資源已基本枯竭;三是不同成因礦物品位各異,巖類礦比砂礦質量好,北方巖類礦比南方好,砂礦南方比北方好,海相沉積砂比陸相沉積砂礦好;四是伴生類硅質資源有所開發利用,近年來隨著霞石正長巖、白崗巖、淺粒巖等資源的發現與開發,成為玻璃用硅質原料的又一來源。
我國玻璃用硅質原料開采存在的主要問題,一是開發利用程度不均衡,呈東高西低、東多西少局面;二是部分礦區資源利用效率低;三是“綠色礦山”建設剛剛起步,沒有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;四是布局分散,規模小,一廠一礦的格局普遍存在,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玻璃用硅質原料選礦企業。
來源:顧真安,同繼鋒,崔源聲,等.建材非金屬礦產資源強國戰略研究[J].中國工程科學,2019,21(01):104-112.